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許多國家都提出了通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研究型大學位於高等教育系統的頂端,提供進入國際學術研究的可能,產生對與全球知識增長或本土經濟有利的研究成果。在學術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常明顯,這些大學對知識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反過來,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持、“最好、最聰明”的學者和科學家,以及國家給予一定的自治權,營造學術自由的氛圍。在發展中國家,研究型大學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因為它們常常是與國際知識網絡的唯一連接點👨🏿🍼。本書主要從國際比較的角度,對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戰略與措施👨🏻🍼💊、面臨的問題等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書中各有兩位專家對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的研究型大學進行討論;阿根廷、智利、日本、韓國則各有一篇案例分析。
作者認為🚫,中國在研究型大學建設方面有很多優勢,中國的高等教育系統非常龐大⏲,足以支撐數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建設🤹🏿♀️。“211工程”、“985工程”等已經對若幹大學進行了重點投資。中國有大量的學者和科學家願意為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做出貢獻。此外,中國現在還有一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學者,這也非常有利於研究型大學的建設🕵🏻。但中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行政體製對大學自主權的限製、財政投入的不足,需要加強建立社會聯系和對基礎研究的關註等✌🏽。
本書對研究型大學如何在發達國家之外的國家產生及發展進行了非常有價值的探討,這可以為中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經驗借鑒,對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從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人員具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作者📽👱🏼♂️:菲利普·阿特巴赫 喬治·巴蘭
譯校:吳燕 宋吉繕等
出版時間:2008 年 1 月
出版社:EON体育4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