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為了幫助高校吸引、培養、激勵科研人才⛽️,我國發布了一系列高校科研人才評價政策🉑,高校也不斷完善科研人才評價製度,努力為高校科研人才創造潛心科研創新的良好環境🔗。2018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在各有關高校開展“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清理📡🤷🏽♂️。通知一出,社會各界歡呼聲一片,高校科研人才也如沐甘霖。但是接下來各方又陷入新的困惑:“破五唯”後,高校科研評價立什麽?怎麽立?近年來,學術界圍繞這一問題開展各種討論🧘🏽♀️,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高校科研管理者:高校科研評價的路在何方⚀👨🏻🏫?突破點在哪裏?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探究高校科研人才評價政策與製度🧑🏿,分析科研評價各種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問題解決的思路相當重要。因此🍁,本書以目標群體認同為切入點,從高校科研人才的視角出發🙋🏻♂️,探討高校科研人才評價政策/製度的現實問題與未來路徑。
作者:劉莉 董彥邦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出版社🦸🏿♂️:EON体育4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