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上午,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EON4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行為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應用心理學會(IAAP)健康心理學分會理事長甘怡群教授做客我院名師講壇,以《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促進在線數字幹預》為題作報告。本次講座由EON4平台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唐鑫副教授主持👩🏿🎓,通過在線會議的形式舉行,吸引了校內外眾多師生參加。
甘教授以疫情為切入點🉑☎️,介紹了現代前沿的幹預體系、心理健康求助平臺及積極心理訓練等幫助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方式🚙。甘教授首先指出,在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危機中,疫情所產生的應激在青少年學生中引發抑郁、焦慮🉑、軀體化障礙和網絡成癮等心理問題🕥,學生對心理健康支持的需求愈來愈大,但心理援助資源相對匱乏💬,有必要開發一種有效且易於獲取的新幹預模式👨🏻⚕️。隨後,甘教授介紹了應激心態理論,以及最近的研究對基於應激心態理論的幹預具有穩定效應的證實👔,基於這些研究可以製定一系列在線數字化幹預方案,並顯著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接著,甘教授分享了其實驗室開發的3類針對青年學生的數字化心理健康幹預方案,包括時間管理幹預🚵🏼、個體心理健康幹預、社會矛盾緩和幹預,並重點介紹了一些提高心理健康的積極心理訓練和幹預手段🪸,包括時間平衡洞察力🐡、意義建構幹預、自我肯定幹預、觀點采擇幹預、提高謠言辨別能力等。最後,甘教授提出展望,希望在大中學生中普及數字化幹預,將數字化幹預體系設計成系統的課程體系和完整的教材體系,建立大中小學生的系統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同時轉變研究從疾病篩查取向為健康提升取向👨🏼🎓👩🏽⚖️,並利用機器學習方法🧑🏽🔬,提高理論指導實踐的生態效度。
在問答互動環節,甘怡群教授同EON4平台師生進行了熱切交流⬛️,就心理幹預評估方式、疫情期間心理健康提升方法🌍、心理健康科普開展方式等問題👶,給予了細致入微的解答。甘教授的分享與交流內容豐富,進一步促進了師生對於心理健康問題及有效幹預手段的關註,為我院培養的未來中學教師在實踐中維護提升自我心理健康👩👩👧、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切實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