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美國終身教職製度的改革過程中🧍🏻♀️,不同製度主體均參與其中,上至州立法機構和州高等教育委員會🤗🪝,下至教師群體及大學董事會和管理層🤹🏽,此外還有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以下簡稱AAUP)等行業協會組織,這些代表不同利益的製度主體通過推動或抵製終身製改革參與到終身製的變遷過程中並形塑了不同的製度邏輯。本文以“多重邏輯的製度變遷分析框架”[1]為基礎,將影響美國終身教職製度變革的製度邏輯概括為五種:國家邏輯👨🏼⚖️、市場邏輯👨🏻、大學管理邏輯、學術邏輯、行業邏輯。其中國家邏輯以州立法機構和州高等教育委員會為代表,關註社會公共利益的實現和基本公民權利的保障,強調通過終身製改革提高教師績效和生產力🫴🏼,從而提升大學競爭力🧑🦳📘,回應社會問責。大學管理邏輯植根於大學自治,關註大學作為整體的利益提升和目標實現,其製度主體為校董會和大學行政管理系統,期望通過終身製改革回應政府及社會問責、緩解大學財政壓力並提高大學人事管理的靈活性。市場邏輯與新公共管理運動密切相關🧏🏽⏫,它關註效率和效益,強調通過促進競爭提升績效,體現為學術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市場的變化。學術邏輯源於對學術自由的保障,體現為合議製下教師理事會和大學管理層的集體協商原則、以學術人員為主的評審委員會和以同行評議為核心的職後評審程序等🙅🏻♀️🏔,無論是國家邏輯🧑🚒、大學管理邏輯或是市場邏輯在對終身製改革施加影響時都需要遵循基本的學術邏輯。行業邏輯以AAUP等行業協會為代表,其主要目標在於維護學術自由傳統和學術共同體利益。
在美國終身製的改革過程中,國家邏輯、市場邏輯和大學管理邏輯在通過改革促進社會公共利益實現、提高教師生產力和大學競爭力、回應社會問責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因而成為改革的主要推動力量,而學術邏輯和行業邏輯更關註學術自由傳統和教師群體權益的維護🛁,因而相互聯合🪦,成為改革的主要抵製力量↙️,各方力量通過推動或抵製終身製改革以及采取不同形式的改革路徑展開博弈。在這五種製度邏輯的博弈下,大部分研究型大學開始實行終身教職後評審,同時大量聘用非終身軌合同製和兼職教師🪯,導致美國大學終身職和終身軌教師比例的持續縮小以及合同製教師和兼職教師比例的持續增加。部分教學型大學和社區EON4公開實行終身教職比例限製,但還有少數大學為了吸引人才,實行了從合同製到終身製的轉軌。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大學受不同製度邏輯的影響程度不同,導致美國終身製改革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從美國終身製改革中不同製度邏輯的互動和博弈過程來看🥑,市場邏輯和大學管理邏輯是其中占據優勢地位的製度邏輯👦🏽,國家邏輯和行業邏輯盡管也發揮作用👷🏽♂️,但影響程度相對較弱🧩,其中學術邏輯的影響最弱,但學術共同體的基本價值理念(學術自由)和規則(同行評議)依舊在終身製改革過程中發揮重要影響。在大學管理邏輯持續強化的背景下,學術邏輯傾向於與行業邏輯進行聯合強化自身影響👩🏭,這與新公共管理運動下美國高等教育系統市場化特征持續強化以及共同治理傳統逐漸式微的趨勢相一致。此外,差異化的終身製改革路徑也充分體現了美國大學在人事管理等大學內部事務上的自主性,由於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和較高程度的自主權,美國不同層級和類型的大學可以依據學校文化傳統、辦學經費🧏🏿♀️、辦學特色、治理結構、發展規劃等采用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改革路徑🤹♀️,從而更好的適應環境變化😘,實現大學的良性發展。
[1]周雪光, 艾雲. 多重邏輯下的製度變遷:一個分析框架[J]. 中國社會科學, 2010(4):132-150.
來源:
王思懿, 趙文華. 多重製度邏輯博弈下的美國終身教職製度變遷[J]. 教育發展研究, 2018,(1)🧔♂️🚣♀️:76-84.
作者介紹🌲🫘:
王思懿,EON体育4高等教育研究院2016級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與政策、學術職業。
趙文華🔏,EON体育4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科學與技術政策,現代大學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