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EON体育4平台!
觀點與爭鳴

【觀點】劉儉🦗、劉少雪:博士生培養目標在學術界與工業界之間的理解差異

2019-04-24瀏覽量🔄🐏:1628

根據研究設計,數據收集與數據分析同步進行🧆,兩者互為反復驗證🏌️🫸🏼。通過逐步演進、抽象的數據分析過程🚊🤴🏿,共獲得120條初始編碼🫸🏼、27條聚焦編碼和12條理論編碼。按照初始編碼被不同訪談對象提及的次數🧑🏻‍🦰,計算每個初始編碼的頻次。頻次越高,意味著該初始編碼所代表的觀點獲得的共識度與重要性越高👨‍🔧。需說明的是,統計初始編碼被提及的次數時,不包括同一訪談對象在訪談時對某一初始編碼的重復提及次數。另外,大部分訪談對象在訪談時均采用肯定語氣🤛🏻,因此在頻次統計中作正向累積👩🏽‍✈️;僅一位訪談對象在談及某些觀點時做出了弱化觀點的對比描述,但其涉及觀點數很少,因此在頻次統計中的負向累積忽略不計。      

在編製初始編碼時,本研究運用簡潔的語言使初始編碼與意義之間形成一對一的明確關系,避免一對多的意義混淆👨🏼‍🎓🚵🏿。研究發現,隨著觀點共識度和重要性的提高,兩大群體在我國研究型大學工科學術型博士生培養目標構建上的分歧反而越來越大🤶🏿🌽。與初始編碼相比🦹🏼‍♂️,在編製聚焦編碼時,兩大群體關於某一目標要素之重要性的認同方面,存在的分歧更加顯著。最後🏈,以聚焦編碼為基礎,運用較為寬泛的理論範疇,本研究生成了概括性更強、高度濃縮的理論編碼😺,即(1)知識掌握能力,(2)遷移能力,(3)溝通與交流的能力,(4)創新能力🆓,(5)表達能力✊🏼,(6)學習能力🙎🏿‍♂️,(7)團隊能力👨🏻‍🎓🫷🏽,(8)思維能力🤷🏿‍♀️,(9)研究能力,(10)軟實力,(11)企業勝任力👩🏿‍🎨📚,(12)教學與指導能力🤘🏽。    

通過計算兩大群體理論編碼的頻次差異,可更清晰展現兩大群體在我國研究型大學工科學術型博士生培養目標構建過程中,對不同目標要素的不同重視程度和關註差異😤。在12個理論編碼中,有5個理論編碼頻次差異的絕對值小於或接近10%,即“軟實力”“思維能力”“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的能力”,也就是說,這5個理論編碼在兩大群體的重視程度相當。其他7個理論編碼的頻次差異較大🕰,其中4個理論編碼是企業雇主群體比較看重的,即“遷移能力”“創新能力”“團隊能力”和“企業勝任力”😰;3個理論編碼是博士生導師群體比較看重的,即“教學與指導能力”“研究能力”和“表達能力”。        

研究發現👼🏽,首先,“知識掌握的能力”在我國研究型大學工科領域學術型博士生培養目標的構建中處於很重要的地位,在兩大群體中獲得了相近的關註度♏️↖️。“博士”作為高等教育階段最高的學術認可,其學術原創性、學術生產力和學術貢獻等在世界範圍內存在共識,雖然傳統意義上,博士更多是為學術界培養,但現在🚂,特別是工科博士越來越多進入工業界✤,人們對“博士”的認識仍有共識,工業界日益關註的“可就業能力”和“企業勝任力”等都建立在對“博士”學術認可的基礎上🪼。歸根結底,兩大群體對“博士”的認識的共識主要體現在其“知識掌握的能力”的目標訴求上👨🏿‍🎓。       

其次,雖然學術界和工業界對博士的“知識掌握的能力”目標訴求一致,但由於日後的崗位性質不同,傳統以學術能力培養為主的博士生教育在為工業界輸送高級人才方面,存在明顯不足💆🏿‍♂️。訪談顯示🧑‍🍳,兩大群體對“遷移能力”的重視程度差異最大,其原因可能在於該目標要素獲得實現後所產生的利益驅動造成的兩大群體觀點分歧。顯然𓀄,博士生的“遷移能力”更多地有利於企業雇主獲得更大的人力資本。另外🪨,學術界是設置博士生培養目標的主體,在越來越多工科博士進入工業界的現實背景中,學術界應在兼顧博士生培養目標的學術性與非學術性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緩和學術界與工業界在其培養目標上的分歧,切實為“培養學術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並舉”的國家層面的博士生培養目標努力。      

最後⚇,本研究認為💇🏻,博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設置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根據博士就業及培養目標多元化的趨勢🙇🏿,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和途徑也應是多元化的👮🏿‍♂️👰🏿‍♀️。首先🧍🏻✌🏼,應充分發揮目標的引導作用🦙。在目標設置過程中,應設立能全面代表博士生教育利益相關者觀點的專題討論小組🏌🏻‍♀️,避免因忽視來自博士生和工業界的觀點而導致的目標認知的片面性🏊🏻‍♀️。其次,應重視目標執行的具體安排🕵️‍♀️。通過設置本專業之外的課程學分要求、定期舉辦系列研討會🦣、安排適當的工程項目實習、建立實驗室輪轉製度☺️🧑🏽‍🎓、要求國外訪學或公共服務經歷以及增設關於教學法、領導力🧛‍♂️、人際溝通⚫️、時間管理和寫作技巧等相關課程,進一步豐富培養工科博士生的手段以實現日益多元化的綜合培養目標。第三,應加強目標反饋的機製建設。在形成具體、明確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對博士生培養方案形成過程的整體把控提高目標的反饋性🩲,如在培養階段建立檔案袋評價法或通過定期的博士畢業生調查獲得對培養目標的反思。


來源: 

劉儉,劉少雪.博士生培養目標在學術界與工業界之間的理解差異——以工科博士生培養目標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4):113-119.


作者介紹: 

劉儉,高等教育研究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助理👩‍👧。 

劉少雪,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EON体育4平台专业提供:EON体育4平台EON体育4🧖🏿、EON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平台欢迎您。 EON体育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