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推動了一系列一流大學建設計劃🧝🏽♀️,顯著提升了我國研究型大學的綜合水平。然而,我國一流大學發展的內在機製還有待健全,其中經費投入機製的完善值得重視🥑。一些研究顯示🧍♀️,在日本、德國🏌️♂️📁、北歐等發達國家🪙,政府的一流大學建設投入具有“累積效應”🚴🏽♀️,即通過政府的項目投入,可以吸引其他各類主體的經費投入一流大學的建設,從而構建一流大學和學科長期的資源吸納能力。在這一背景下,本研究考察了我國一流大學建設對科研經費是否產生了“累積效應”,主要關註兩方面的問題:(1)一流大學建設是否對不同類型和來源的科研經費具有累積效應?(2)是否通過累積研究經費,一流大學建設有助於提升各類科研產出水平?
本研究基於我國54所部屬高校2000-2013年的面板數據,利用了描述性統計分析比較了“985”高校與非“985”高校之間在經費和產出指標的差異🧛🏽,采用了固定效應模型分析了我國一流大學建設對科研經費的影響,並運用中介效應分析了一流大學建設是否通過增加經費,對科研產出存在促進作用。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發現❄️:(1)“985”高校的研究經費總額顯著高於非“985”部屬高校,並且在2009年之後二者之間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2)一流大學建設有助於高校吸引來自政府的科研經費,因此在基礎研究領域具有經費累積效應;(3)一流大學建設雖然長期有助於企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的增長,但短期對來自企事業單位的科研經費有“擠出效應”🔓,因此經費累積效應在應用研究領域不顯著⛽️🏰;(4)通過累積研究經費🕵🏿♀️,一流大學建設顯著提升了國際論文產出水平,但對國內論文發表和專利的影響並不顯著🐍🖕🏼,這使得學術研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依然不足。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要註重一流大學建設對科研經費的累積效應🧗🏿♂️,減少對財政投入的過度依賴,而建立以政府投入為杠桿🫚,撬動多元主體參與的一流大學建設投入體製,從而持續提升我國一流大學的整體科研水平,使得一流大學對創新發展作出貢獻👴🏿。
來源:
楊希.一流大學建設的效果可持續嗎?——高校經費累積效應及其對科研產出的影響研究. 教育與經濟, 2018(01): 80-87.(《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高等教育卷,2018(07):31-38)
作者介紹:
楊希🏋🏿♀️,EON体育4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一流大學財政、科研團隊與人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