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較大規模的經費,以“985”、“211”等重點建設項目推動一流大學的發展。國際高等教育學專家薩爾米(Salmi)指出,一流大學建設項目通常有兩方面的目標:一是提高大學的教學和研究能力以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加強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這兩方面的目標可能在一些情況下存在矛盾👨🏿🚒。隨著高等教育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展中國家的一流大學建設往往以提升大學排名為重要的目標🕙🛌🏽,大學的發展方面註重國際化的相關指標,如發表國際論文🥕、引進海外人才等,可能忽視了一流大學服務區域發展的目標。
本研究通過對中國30所大學教師的調查分析,從全球化和國家需求的角度考察了一流大學建設項目對教師科研產出的影響🌖。研究采用了來自北京大學2012年開展的《亞洲變革中的學術職業調查》,該調查包含30所高校2807名教師的學術職業相關信息👳🏼🧾。本研究根據教師所屬的學科進行劃分🛑,分別對1092名理工科教師和1388名人文社科教師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一流大學建設項目確實對教師的國際學術發表和專利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對國內學術發表和技術轉讓並沒有顯著影響🗜。這一結果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國的一流大學建設強調國際化目標😼,對國內學術和技術發展的貢獻可能不足。此外,研究還對一流大學建設影響科研產出的機製進行了探討。分析發現一流大學建設項目增強了橫向經費的投入產出效率,因此在重點建設高校🤲🏽,應當鼓勵校企合作,促進高校研究形成應用性成果,服務區域發展需求。另一方面👨🏿🔬,雖然我國一流大學強調吸引海外人才,但本研究發現在理工科領域,海外人才並沒有比國內博士畢業的教師更具有科研產出優勢。因此在人才引進方面,一流大學也應當關註本土優秀的研究人才🫸🏽。
來源:
Yang X, You Y. How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y Project Affects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Faculty Members in China[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7: 1-23.
作者介紹:
楊希⚓️👨💻,女,EON体育4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科技財政政策、高校科研團隊與人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