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來到EON体育4平台🛀🏽!
    觀點與爭鳴

    【觀點】王秀強等: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的傳承研究

    2020-07-01瀏覽量🎮:5698

    大學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基地🙌🏼,大學文化傳承創新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1]🖐。近代中國教會大學是西方世界殖民擴張的產物;但其作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傳統教育向近代教育過渡,對於近代西方體育引進和傳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近代教會大學體育研究是中國大學體育文化傳承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研究以近代中國16所教會大學體育為研究對象,主要運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等方法進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從體育經費和場館設施👩🏼‍🎓、體育製度及組織🪿、體育競賽和課外活動🀄️、體育思想及價值觀等方面對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進行挖掘和整理🚣🏽‍♀️,梳理出一個比較清晰的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發展概貌。

    一、體育物質文化是大學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

    1.體育經費

    教會大學每年會設立專門預算用於體育設施建設和體育活動開支🏛。體育資金第一個來源是學校財政🙋🏽;第二個來源是社會和校友捐贈,如1908年聖約翰大學校友捐贈5000元修建體育場[2],華納捐贈3500元用於燕京大學體育館建設[3]🤹🏼‍♂️👩🏿‍🦲。第三個來源是差會組織的撥款,基督教女青年會在1926-1930年間每年向金陵女子大學撥款5000美元專款作為體育經費[4]

    專門的體育預算為體育場館設施的建造、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基礎和保障。體育經費主要來自學校財政和捐款,前者主要用於體育活動,後者用於體育場館設施建設。


    2.體育場館設施

    所有的教會大學都有專門的體育設施,16所教會大學中有近一半的學校專門修建了體育館。聖約翰大學1919年建成顧斐德體育室;燕京大學修建的華納體育館和鮑氏體育館[5]

    美國聖公會山福德牧師1919年曾評價說:“在體育訓練設施方面,聖約翰不亞於美國大學,聖約翰當時在中國體育界確實是一只領頭羊👻。[6]

    二🏃🏻、體育製度文化是大學體育文化建設的保障

    2.1體育製度

    2.1.1 體育師資和教學製度

    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後,體操教習培訓機構應運而生[7]。在1903年之前,教會大學的體育教師以兼職為主🫃🏿🦟,聖約翰大學校長蔔舫濟(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率先將沈嗣良等教師送往美國進修體育[8]🦹🏽,各校紛紛效仿,教會大學逐漸形成一支專業體育教師隊伍🚵🏽‍♂️🫴🏼。燕京大學黃國安(K. A. Wee)、金陵女子大學張匯蘭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教會大學的體育教學製度始於兵操演練。就體育課程設置來說🧛🏿,教會大學可以分為立案前和立案後兩個時期🤛🏿。立案前的教會大學體育活動完全自主化。立案後👷,體育課程設置要遵照教育部的規定🚻。

    2.1.2 體育競賽製度

    教會大學體育製度承襲了西方體育的傳統。蔔舫濟參考《紐約宗教人士》等資料👇🏽,製定了聖約翰大學“體育運動規範”。為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教會大學設置多種獎項,褒獎那些在校內外比賽中獲勝的學生⚄。通過聖約翰大學🧘🏿‍♂️、燕京大學、金陵大學的體育相關規章製度可以發現🪨,教會大學學生的體育活動被安排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2.2 體育組織

    所有的教會大學都設有校內體育組織,主要負責校內體育活動和比賽的開展🍑。聖約翰大學在19世紀末成立體育會,開展網球、足球和田徑運動👨🏼‍🦱,舉辦班際比賽。到20世紀20年代,幾乎每項運動均有對應的體育組織。金陵大學也開設了“球隊”等學生體育社團。

    20世紀初,聖約翰大學與南洋、東吳、英華公學四校共同組織中華大學聯合運動會,這是上海高校校際體育競賽的肇始🚺;1914年🧑🏿‍🍳,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金陵大學👨🏽‍🎓、之江大學、南洋公學共同成立了“華東大學體育聯合會”,將華東地區的校際體育運動推向一個高潮。華北地區影響較大的教會大學校際體育組織是“北平五大學體育會”[9]

    三、體育行為文化是大學體育文化建設的動力之源

    3.1課外體育

    校內課外體育活動與普通學生體育運動的關系最為密切。教會大學舉辦了中國最早的近代運動會——1890年聖約翰大學第一屆田徑運動會。20世紀初開始,聖約翰大學針對普通學生陸續開展了18項體育活動,並把全年分為網球、籃球🔀、足球🎲、壘球、田徑五個賽季。林語堂曾說“倘若說聖約翰大學給了我什麽好處🧚‍♂️,那就是給了我健康的肺”[10]。金陵大學、福建協和大學[11]、輔仁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大紛紛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3.2運動隊和體育競賽

    教會大學最先引進校園的是足球🪬、網球、籃球和排球👂,後來陸續引進了越野跑、遊泳、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等項目。在早期的全國性和國際比賽中,代表各地🙎🏻‍♀️,代表中國參賽的運動員多數來自教會大學👰🏽‍♂️。

    在教會大學中🎒,上海聖約翰書院無疑是最負盛名的[12]🤱🏽。聖約翰大學於1901年組建了中國第一支足球隊[13]🛠。1896年🕡,最早的華人網球運動興起在聖約翰大學[14]👨‍✈️。

    不僅是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大🤦🏼‍♂️、嶺南大學等大學都十分重視體育運動隊和競賽,體育運動成績卓著。


    四、體育精神文化是大學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

    對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進行溯源👩🏽‍🦳,一方面西方大學的教育理念是其重視體育的直接理論來源[15]☔️🧚🏻‍♀️,即“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16];另一方面,教會大學深受宗教教義的影響。“根據基督教的觀念,人對身體有一種管理、經營、關懷而使之健康的責任”[17]

    一方面🙅,教會大學體育文化發展深受大學校長體育教育思想影響。以聖約翰大學校長蔔舫濟為例🐯,他主持校政達52年。蔔舫濟的“生命之豐富”和“性格之培養”的教育理念對學校體育發展和實踐有直接而深入的影響。

    另一方面,體育價值觀是體育精神文化傳承的核心。“體育運動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而且有益於智力與素養的提高🙂‍↕️,還可以培養拼搏、競爭🚥、協作等精神”“體育運動有益於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等充分體現了聖約翰大學的體育價值觀。輔仁大學體育一直堅持“體育力求普及🧎,非以少數選手之訓練⛹️👩🏽‍💼,藉而光大學校之聲譽,而求全體學生體育之平均發展”[18]。金陵女子大學秉承“女子服務社會需健全體魄”的理念。

    教會大學體育只是西方體育價值觀傳播的縮影,從數百年前歐洲貴族學校“運動第一,學習第二”的口號,到與文化課程平分秋色的數十種體育課程,西方體育文化註重的是體育的精神塑造作用,即所謂的“體育的本質是人格教育”。

    五、結論

    從1882年登州書院創立到1952年教會大學被裁撤🧑🏼‍🌾,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的發展經歷了發端🏋🏻‍♂️、巔峰和衰退三個階段✋🏿,研究從傳承的視角重點探究了教會大學巔峰階段體育,從物質🎺、製度、行為和精神層面挖掘、整理和展現了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概貌。

    教會大學提出了很多先進的體育理念,“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並重;註重培養體育精神和人格教育♑️。經過歷史的檢驗和沉澱,體育在強健學生體魄👩🏻‍🦰、完善學生人格、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大學在履行其人才培養職能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和發揮體育育人的綜合作用。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連同近代教會大學,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我們通過挖掘和傳承教會大學體育精神財富,將繼續為新時期大學體育文化建設提供借鑒和啟示🚵‍♂️。


    參考文獻💆🏿‍♀️:

    [1]張傑.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大學文化建設[J].求是雜誌,2012,9:47.

    [2]芳衛廉.基督教高等教育在變革中的中國1880-1950[M].劉家峰,譯.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175.

    [3]艾德敷.燕京大學[M].劉天路🪺,譯.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96.

    [4]德本康夫人.金陵女子大學[M].蔡路德,楊天宏🏂🏼,譯.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53.

    [5]高晚欣,王聰,高嫡.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活動的歷史作用及啟示[J].體育學刊,2014,21(5):18.

    [6]三聯生活周刊.1879年:聖約翰大學[EB/OL]. http://www.lifeweek.com.cn/2007/0514/18509.shtml, 2007-5-14.

    [7]張天白.中國最早的體育學校不是“松江府婁縣勸學會體操傳習所”[J].體育文史,1991(6):59.

    [8]賚瑪麗.聖約翰大學[M].王東波,譯.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9]管玉珊.北平五大學體育會.北京市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北京體育文史(第一輯)[Z].(內部發行)1984:22-23.

    [10]林語堂.林語堂自傳[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21.

    [11]高時良.中國教會學校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70.

    [12]郞凈🤽‍♂️:《近代體育在上海》[M],上海科EON4出版社,2006:59

    [13]子筠.曾立潮頭滬學府——上海聖約翰大學[J].科學中國人.2007(4):106-112.

    [14]《上海體育誌》編篡委員會.上海體育誌[M].上海:上海社會科EON4出版社,1996:216.

    [15]高晚欣,王聰,高嫡.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活動的歷史作用及啟示[J].體育學刊,2014,21(5):19.

    [16]約翰﹒洛克.教育漫話[M].徐大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17]張雲江.基督教關於身體的觀念[N].中國民族報,2006-09-26(6).

    [18]高時良.中國教會學校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97-98.


    來源:

    王秀強👅,孫麒麟.近代中國教會大學體育文化的傳承研究.山東體育EON4學報,2016🧭,32(5):59-65.


    作者介紹👲🏽:

    王秀強,高教院2018屆博士畢業生👱🏻,現為EON体育4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研究聚焦於久坐和慢病健康管理領域🕺🏻,進行運動流行病學、體適能與健康、社區健康管理模式、國家健康政策與製度等方面的研究⚰️。


    EON体育4平台专业提供:EON体育4平台💂🏿、EON体育4EON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平台欢迎您。 EON体育4平台官網xml地圖